查看原文
其他

京城周末丨北京的秋,在朋友们的眼睛里

小印 北京印迹 inBeijing 2023-12-01


隔绝了一夏的暑热

北京的秋天来了


天气好心情好

小印和朋友们已经安排了满满的秋游计划

不知道大家秋天都爱做些什么呢?


趁此良机

我们发起了“分享你眼中北京的秋”活动

如果您热爱北京、喜欢分享

欢迎您在微博发布原创文案 / 摄影照

@北京印迹inBeijing

让小印和更多人看到您的作品

北京印迹原创文具套装


我们选择了6大主题:

中轴千秋、林园秋意、古刹秋深

山水秋风、新京秋早、咫尺秋趣

供大家自由选择

最终将在全部参与作者中随机产生10名获奖者

送上我们的原创文具套装

小印在微博等着大家哦~


下面是小印朋友们的部分作品

不知道有没有表达出你眼中的秋天呢?



题目1

中轴千秋


@张梓墨:

自景山上的“北京城中心点”南望时,在视觉上总能获得一种掌握中轴全局的快感,随即心中又汹涌起对整座北京城的敬意。秋日阳光很特别,不同于夏日的灼热或冬日的清冷,尤在黄昏之前最为魔幻。琉璃瓦、红墙、古树、地砖,都好像撒上一层熠熠生辉的金粉,在阳光下闪动,使古建筑群处于一种静沉又神秘的氛围中。此时甚至能感受到整座老城的灵性,一切都在夕阳的余热中呼吸律动,发光发热。


这样的景象总唤起我对古人的想象,想象他们是怎样站在宫墙下,憧憬来自房檐之外、殿宇之外、西山之外的夕阳。他们又怎会想到,这雄伟严整的金色皇宫,后来完全嵌入了现代城市的全新网格中,永续地讲述着她厚重的历史。


中轴线上的鼓楼 ©李志

国子监 ©甘道罗夫斯基

银杏红墙 ©伯辉

故宫角楼 ©甘道罗夫斯基



题目2

林园秋意


@苗:

四季轮回,最喜欢秋天,常说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”,或许是收获总能带给人喜悦。也或许是刘禹锡的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”激越向上的豪情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。后天八卦“兑”也代表秋天,“兑”也含有喜悦之意。


北京的林园大多是皇家园林,融合了古人无限的智慧,连一个门台、门钉都饱含着用心。秋天走在北京的林园里,满眼的金黄、气势雄伟壮观的建筑、充满蕴意的亭台水榭、徜徉在林园里欢声笑语的人们、高远的晴空……我们的心胸也自然打开,细细品味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。

@不定项:

北京的秋天,是思念的季节。城市西北角的秋风愈加明显,站在颐和园的万寿山,望向昆明湖和连绵的西山,会有体国经野的壮志,也会不经意间惦念起人生的归途。登山临水之间,又会忘记身在何处,只记得殿宇巍峨、天地辽阔。


秋天的北京,让人分外想念。后来走在杭州西湖边,走在苏州古巷里,都会想起当时身处的秋园——纵使曾经彷徨,如今遇见的美好,都有那场林园秋意的影子。


古建银杏 ©伯辉

颐和园 ©甘道罗夫斯基

什刹海 ©图虫创意

落日夕晖映白塔 ©崔伯颖

古柳披金 ©高俊英

大观园 ©伯辉



题目3

古刹秋深


@十二:

点亮一抹金黄,邂逅色彩盛宴。郁达夫说,“不逢北国之秋,已将近十余年了。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,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,钓鱼台的柳影,西山的虫唱,玉泉的夜月,潭柘寺的钟声”。老舍说,“秋天一定要住北平。天堂是什么样子,我不晓得,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,北平之秋便是天堂”。


北京的秋天从古至今都是令人赞叹的,大觉寺的银杏、法海寺的白皮松、永安寺的红叶……定格住京城金秋的绚烂。千年古刹,黄墙黛瓦,撷一片佛院深处的叶,在瑟瑟秋风里,细数纹路里的沧桑,修一段禅意时光,莫问黄叶飘何处,古刹秋深有客来!


@周:

“云天收夏色,木叶动秋声。”入秋后,北京的天气也逐渐凉爽。趁着清凉的天气,行走在城内外的古刹中,赏纷纷落叶,看游客进香,听僧人诵经。在某个周末的傍晚,或坐在白塔寺旁的露台上,欣赏晚霞中的白塔,看余霞成绮,听风过树间;或站在五塔寺下,看金黄色银杏叶间泻下的点点光斑,映在塔身的浮雕上;或在广济寺的大雄宝殿外,听僧人诵读经文,看烟气和落叶一同飘散;或在京郊的大觉寺,约小伙伴在落满黄叶的地面,拍一组写真……在工作之余,漫步古刹,感受秋意,岂不美哉?


法源寺前秋意浓 ©沈兴光

潭柘寺秋景 ©潭柘寺公园

五塔寺银杏 ©郑瑞山



题目4

山水秋风


@吴雨轩:

那是我到北京的第一年,从南方来的我第一次早早地在国庆的假期就穿上了秋装。


我在绿皮火车慢慢地摇晃中度过了几乎整个下午,终于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到了官厅水库,顺着铁轨走在自己拉的老长的影子上,我终于踏上了我一直期待的路。


入夜微凉,繁星点点,从小到大对宇宙的期待终于在那个秋夜有了触碰的机会。秋夜微凉,在瑟瑟的寒风中,我认识了一颗又一颗的星星,一直等到天狼星升起才愿意离去。


秋天的风和官厅的水,有一种让人心静的魔力,配合着秋天高湛的蓝天和空气中清冽的气息,我在逐渐枯黄的草地上享受着被自然包裹的感觉,深呼吸着梦想实现的味道。


山水金秋 ©贾小牛

西山秋色 ©图虫创意

长城秋景 ©汪俊旭



题目5

新京秋早


@周子祯:

一场秋雨一场凉,

立秋一到,便秋雨连绵,

今年的秋天,来得似乎有点早,

我们可以,

先穿越“莫比乌斯环”的凤凰中心,

在交错的空间中点一杯秋天的咖啡;


看着天际线上山丘一样连绵的SOHO,

反射着带着凉意,又没那么刺眼的光;


酷暑渐消,秋意渐浓,

倦鸟归巢,编织钢结构的鸟巢,

不仅承载着国人的奥林匹克精神,

也见证着建筑和时代的新一轮更迭;


在明净书屋翻开某本期待已久的书;

一草一木,光影与尘埃,

建筑成诗,写意历史,

感受新秋北京的静美时光。


国家大剧院 ©杨蕊源

鸟巢秋雨 ©张蓝予

首钢 ©尹靖阳



题目6

咫尺秋趣


@小白:

来北京生活了8年,最爱的地方还是胡同,尤其是胡同的秋。记忆里,明亮的光线透过褪色的树叶,在胡同里撒下点点斑驳,天空中飘过大片的,无暇的云朵,不时吹过清爽的风,是理想中的北平的秋;或是雨后氤氲的空气中散发的草木香气,和着胡同里散落的黄叶,刺激着大脑的每一个皮层,使身体无止境地释放出多巴胺,也是理想中的北平的秋;又或是独自在四合院的屋顶上喝一杯精酿啤酒,闻着街坊蒜薹炒肉的香味,看着傍晚的天空一分一秒变暗,回忆儿时的美好,同样是理想中的北平的秋。在胡同里,我不用想着满洲里的大象,因为这儿到处充满希望,这也是我喜欢北京的原因。


东四四条胡同 ©北京市城建档案馆

北大校园 ©赵哲

清华校园 ©徐晓萌

奥森秋木 ©汪奕玮



秋风起,引人无限遐思

北京的秋

在记忆中,在生活里


如果您愿意讲述心中、眼中“北京的秋”

欢迎您在微博发布原创文案 / 摄影照

让小印和更多人看到您的作品


记得@北京印迹inBeijing

我们会随机抽选10位作者送上我们的礼物

小印在微博等着大家~

北京印迹原创文具套装



封面摄影师:伯辉

本内容由北京印迹平台整理制作,转载请注明出处


推荐阅读

移山、引水,北海琼岛的建成竟费了这么大功夫

天宁寺塔——北京市区最古老的地面建筑

“银河”流过元大都——从天文的关系看元代什刹海的象征意义

不到什刹海,怎知北京之美


您与京城,一之隔!

关注“北京印迹”平台

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

“北京印迹”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,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,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,光明网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,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,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。


“北京印迹”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,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、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。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,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,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,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

“北京印迹”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,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、热爱北京、保护北京、发展北京,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